返回 切换
首页 分享 我的 发布

赵匡胤总共在位了多少年?赵匡胤最后是怎么死的?

2024-11-15 05:21:09 711 举报
详细描述

 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时期一直都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皇帝,在位期间也是比较的借鉴,关心老百姓,受到了百姓的喜欢喝尊敬,但是这样的一位受百姓喜欢的皇帝,最终早年驾崩,对于他的驾崩原因也是后人们一直疑惑的问题。

 

  赵匡胤总共在位了多少年?

  赵匡胤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叱咤风云式的“马上皇帝”。不管他是通过“陈桥事变、黄袍加身”或怎么得来的皇位,可他立国之后,他的节俭被世人称为“为国守财”。

 

  宋太祖赵匡胤(公元927年—976年),祖籍涿州(今属河北),出生于洛阳,是北宋王朝的建立者。他在位十几年,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局面,统一了大半个中国,并实行了一系列措施,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
 

 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,是后周铁骑第一军指挥使,领岳州防御使,曾为后唐禁军军官,遂安家于洛阳夹马营。后唐天成二年(公元927年),赵匡胤就出生于洛阳夹马营。后来,他也从军,最终为后周殿前都指挥使,掌握禁军。周世宗去世后,幼小的周恭帝继位。公元960年,赵匡胤在开封的陈桥驿发动兵变,被部下“黄袍加身”,拥立为帝,废周建立大宋王朝,他就是宋太祖。

 

  赵匡胤登基后不久,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。他分析形势,制定了“先南后北”的大方针,用了13年时间,统一了除北汉之外的地区。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,赵匡胤一方面靠武力,一方面靠收天下之心。在战争中,他对百姓秋毫无犯,禁止滥杀无辜,每每告诫将士勿以多杀为功,以收民心为上。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,对这样的仁义之师归之如潮。对降服的国君,赵匡胤皆能待之以礼,并对亡国政权的忠臣义士予以重用,笼络了人心。

  亲身经历过五代十国战乱的赵匡胤,深深知道人民最需要的是安定的社会。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,他已经开始思虑如何杜绝天下再次出现分裂动乱,实现长治久安。从其被“黄袍加身”的经历,赵匡胤知道将领权力过大,动辄拥立废止,是造成战乱不止的根本。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担心某一天历史会重演,自己的江山难以坐稳。经过长期考虑,赵匡胤最终采取“杯酒释兵权”之计,夺去了将领的兵权,让他们尽享荣华富贵,将兵权收回自己手中。

 

  此外,赵匡胤又通过改革官制,削弱宰相权力,进一步加强了集权。中央机构仍设宰相,名曰同平章事,同时又设参知政事做副相,分散宰相权力。这样,政权与军权一样,都直接掌控于皇帝。在地方上,州、县两级除知州、知县外,又设通判,由中央直接派遣,与之共治,并监督知州行动,互相掣肘,谁都无法专权。

 

  赵匡胤960登基,976年驾崩,一共活了50岁,在位16年。赵匡胤在位期间,念念不忘故乡洛阳。他深知汴梁无山川之险,非都城所宜。他数次欲移都洛阳,欲“挟山河之固”,巩固自己的统治,但每次都遭到其弟赵光义等人的阻挠,终未能实现夙愿。赵匡胤无奈地发出感慨:“不出百年,天下民殚力矣。”历史的发展完全证明了他的担心。虽迁都不成,但他还是以洛阳为西京,并大修洛阳宫殿,后常携文武百官及嫔妃到洛阳居住。赵匡胤登基后不久即选定巩县为宋陵所在地,也是其迁都洛阳准备工作的一部分。

  赵匡胤最后是怎么死的?

 

 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,是困扰史学界的一个千年之谜,历来有“烛影斧声”之说,甚至有人把他的死与宫闱绯闻联系起来。总之,普遍认为赵匡胤死于非命,是一夜暴死。

 

  作为一代杰出帝王,赵匡胤的死,着实让人惋惜,所以,不少正义文人和好事者怀揣疑窦,翻箱倒柜,引文摘句,穷追猛打,一定要找出个罪魁祸首来才肯罢休;而作为赵匡胤死后最大受益者赵光义,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,无疑成为人们重点怀疑和批判的对象。

 

  抛开诸如《湘山野录》、《烬余录》等含糊其辞的野史不提,正史中也有对赵光义非常不利的记载,如《辽史·景宗纪》中就有“宋主匡胤卒,其弟炅(即宋太宗)自立”的字眼,一个“自立”,就让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觉得赵光义难逃干系,至少与赵匡胤之死有关联。

 

 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胞弟,是“陈桥兵变”的重要谋划者和执行者。赵匡胤能顺利登上皇位,开基创业,赵光义功不可没。建隆二年(961),也就是赵匡胤称帝后的第二年六月,生母杜太后病危,临终前遗命赵匡胤“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(即赵光义)”,同时命赵普“于榻前为约誓书,……藏之金匮”(《宋史·后妃传》),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《金匮之盟》。

  赵匡胤之死,《宋史·太祖纪》中只说“癸丑夕,帝崩于万岁殿,年五十”,压根就没有说明死因,让人觉得赵匡胤死的很突然;但在宋代李焘所着的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卷十七·开宝九年十月》中却明确记载“上(即赵匡胤)不豫,驿召守真至阙下。壬子,命王继恩就建隆观设黄箓醮,令守真降神。”另据《杨亿谈苑》记载,“开宝中,有神降于终南道士张守真,……言祸福多验,……太祖(即赵匡胤)不豫,驿召守真至阙下,馆于建隆观,令下神。”

 

 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中提到的“壬子”,即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,也就是赵匡胤死的前一天;“驿召”,即通过驿站传诏;“守真”,即终南山道士张守真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和《杨亿谈苑》两份史料,都透露了赵匡胤生病后,曾命人通过驿站火速前往终南山诏道士张守真进京,并通过“设醮”、“降神”等手段祛病,但无济于事。终南山距离开封六百多公里,驿卒无论是“六百里加急”还是“八百里加急”,往返都要花费三四天。这就说明,赵匡胤从发病到死亡,至少有四五天的时间,有一段“不豫”的日子,并非暴死或猝死。

  事实上,赵匡胤的死,与其肥胖、酗酒有关。从流传下来的画像来看,赵匡胤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胖子,加上他平日很爱喝酒,并时常搞一些酒场政治(如杯酒释兵权、雪夜定策等),和大臣们喝酒聊天(如赵普、王彦等),动辄喝得大醉,甚至“或因宴会,至醉经宿”(《宋史全文》),时间长了,难免会得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和肝病。赵匡胤虽然偶尔做些体育锻炼(如射箭、蹴鞠等),但他“勤劳邦国”,心力交瘁,身体渐渐支撑不住,在情理之中。

 

  中开宝九年(976)十月二十日凌晨,赵匡胤驾崩,享年五十岁,虽然寿命短了些,但属于正常死亡。当年夏天,赵匡胤曾在洛阳盘桓了一个月。临别时,赵匡胤到父亲的安陵祭拜并大哭,说了一句“此生不得再朝于此矣!”随后,他“即更衣,取弧矢,登阙台,望西北鸣弦发矢,矢委处,谓左右曰:即此乃朕之皇堂(即墓地)也”(《玉壶清话》),就很有些“知命当终”的意思。人死前,总会有些征兆的,至于你信不信,我反正信了。


相关信息
返回
1/9